信息爆炸已经是很久以前出现的名词了,实在不是特别有新意的东西。时代在快速发展,新知识新技能新要求层出不穷,我们总是疲于奔命,无暇自顾,越来越吃力,我们也想成长更快,成长更好,但是实在无能为力,还时不时半途而废。
买了很多书,买了很多课程,他们总是能触动我的痛点,但是总也无法解决我的痛点,我们也期待快乐教育,但是成年了,我们很难再快乐起来了。
接下来从个人的经历深入剖析为什么我们总会半途而废。以及为什么需要有一个高效学习的体系。
看到有人说100本书,300本书,700本书,真的吗?反正我不信,我一年才看几本书还看不完,碎片化学习也挺好
1、有人可以一年看100本书?我不信
听说有人可以一年看100本书,也有人可以看300本书,700本书。这些方法就像是,老师教了我1+1=2,现在让我去解微积分方程。 诚然,看书不是学习的唯一途径,时至今日,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和手段已经非常丰富了。纵然在如此忙碌的情况下,居然有人可以一年看100本书。我们的内心开始脑补的是,这个人真厉害,我感觉自己光读完都得一周,还要消化吸收,甚至我们潜意识里面认为,他可以倒背如流。我们算一下,如果100本书/1年,那就是差不多3-4天一本,放我们自己身上,这显然是做不到的,我们一天能自由支配的时间能有多少呢?2个小时?
如果还要说300本?700本,搞笑的吧,一天2本书,他吃什么呀?不工作的吗?看书能当饭吃吗?
对,这些人让我重新燃起了希望,所以重新想了想这些年我半途而废的那些历史,你有类似的经历吗?
2、壮观的半途而废史
说起来,自己并不算一个很懒的人,甚至思考上也不算懒,但是结果并不算好,我想细数过往种种,大概只是为了今天这篇博文多了素材而已。从半途而废的历史可以看出来,学习的目标,计划,对结果的预期,整体的把控是多么重要。内容比较多,可以挑着看。
2.1、阅读折腾史
最早接触的是《如何阅读一本书》,差不多已经过去快20年了,也算是认认真真读了,但是往后的岁月里面,最后只留下一个叫做“主题阅读”的东西,然后并没有深入实践过。接触这本书以后市面上陆陆续续也出了很多类似的书,没有再看,最近几年又入手了一本《高效阅读》。照着里面的方法也尝试了,坚持了一段时间没有再坚持下去。年轻的时候曾经想象过老了看看线装繁体的《二十四史》和四书五经,还托人去那个地方购买,一直没有成行。这个莫名的“夙愿”,让我买了一些书。罗胖第一次卖书《战天京》,那段时间担心买不到了,遗憾的是,他本来就是个商人,后来开始名正言顺大大方方卖…… 。
为什么阅读上没有深入。很大一个原因我想是因为并不明确知道,自己为什么要看这些东西,它们是兴趣爱好还是职业需要?还是个人提升还是别的什么,反正没有和钱挂钩,也没有和自己的人生目标挂钩(啥人生目标?不知道不知道),看了也没有反馈,所有的一切都像是在收集,苦哈哈收集,希望将来有一天有用,然而,20年过去了,啥也没有发生。
这个时候一个把自己拉出来,很重要的观念是,一门深入,长时薰修,一通百通
。另外一个说法,据说是曾国藩讲的,看书就看一个人的,就当成是一个长者,随着自己的人生阅历变化,视角变化等等。
但是也因为有了这个观点,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——不再看书,轻易不开始,也就真的没开始。
2.2、滑板一直没学会
有几年觉得自己要运动了,大冬天跑去游泳馆,脑补游泳馆为了这个爱运动的自己居然还开着,这是啥精神?太伟大了,我说的是游泳馆伟大,因为没有人去,又开着,真伟大。但是到了地方,人满为患!!!
照着视频强迫自己学会了换气,学会了蛙泳,但是自由泳一直没有学,因为看了很多视频都说要先学会打腿,就一直没有开始,10多年了,也没学会,其实根本就没有学。
看很多极限运动视频觉得滑板真酷,身边的同龄人觉得大龄中年男子玩很另类,大概就是很容易运动受伤骨折啥的,加上真的挺胖,浅尝辄止了。
冲浪?大概能站起来。仅此而已。浮潜?没意思!深潜?没深入!水上摩托艇?也就开几分钟。海里游泳?一望无际,实在有点吓人!
这些运动项目,为什么没有坚持和深入,费钱的咱不说了。游泳和滑板还是挺能说明问题的。学习之前并没有明确的目标我想学到啥程度,既然我们不是专业人士,那总有个大概的诉求。很长一段时间对于这类信息和知识,自己选择的方式是询问其他人,而不是自己哪怕看看视频呢?大概总有个数自己想要达到啥程度吧
球类运动一直有参与但是都没有太深入,实在是觉得自己不是专业人士也不知道打到啥程度,只是为了锻炼身体,它就变得很玄学。啥是锻炼身体,多少算锻炼身体了?咋知道自己锻炼有效果了呢?一次陪客户,他的陪练教练是退役运动员,而且是非常高水平的,你可以想象最高级别的是啥样的就行。第一次正儿八经在生活中见到一直抽拉的状况,而这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,纵然是有些孤陋寡闻了,但是也说明这方面知识的短缺。
这个客户后来转打网球,可以想象水平不低。但是除了哇塞,我没有进一步的动作。今天回想起来,在运动上我没有很明确的目标,所有的运动浅尝辄止,除了花点时间花点钱,看起来没有留下什么,不对,一身肥肉还是留下了。
跑步大概是门槛最低的运动了,但是显然也没有坚持下来,尝试姿势跑步法(可能是装逼的潜意识),买了书,打算上课的,疫情前那个老头子好像国内有开课,后来跟着上了1个月的减脂课,头发掉了不少。后续就没有后续了。关于跑步,大概是在运动上最后的倔强了。因为毕竟买了书了。老实说,这种书我总是期望逐字逐句看的,结果并不好。因为看不下去,看了几页没再看了。
现在回想起来为什么做不到,大概是因为目标不明确,不知道自己想要跑成啥样。这个时候妄图去找到一个方法一个技巧搞定一切是很不现实的。
2.3、魔方没有学会
小朋友回来说有魔方,但是我看了几次都没看会,大概坚持了2天吧,放弃了。也照着说明书看了,还是没看会,这个事其实有10多年了,总是让自己时不时想起来这个事。
我想大概也是一样的问题,今天之前一直觉得是自己功利心过强了,今天想来大概还是对它的了解不够,兴趣不够,大概这个行业里面有啥阶段不熟,进而对于自己多久学会没有正确的认知。也就没有计划去学习。而这个过程伴随的挫败感和焦虑始终萦绕。
2.4、能想象吗?居然看数学分析
对数学有一种莫名的情愫,总觉得数学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,这固然没错,但是关我毛事呀。很神奇的是好像关我事。有一天很神奇买了一本陶哲轩的《数学分析》,对,你没看错,然后我一页都看不懂,不知道是哪根神经抽到了,居然看了介绍以后买了,那时候他刚出道不久吧。
相对应的还有关于算法,因为不是科班出身,总对算法有莫名的情愫,现在印象比较深的是模拟退火算法,遗传算法。现在我都不知道它们是干哈的,但是在图书馆看了几天看不下去了。基本上完全看不懂。
我想大概是这些东西,个人来说,其实并没有现实的意义,同时,如果真的要看算法,至少应该有大概的了解它们为什么会产生,我为什么要学它。我想可能当时自己的内心,是希望找到一个武林秘籍,从此独步天下。不曾想即使知道了又如何呢?王子和公主幸福生活在一起,可能也会因为牙膏咋挤而产生矛盾,毕竟他们认识的时候才20出头,人生却有70年!
2.5、nginx死那里了
计算机技术的更迭速度非常之快,每天都会有新技术充斥各大媒体。每年总有一些新的概念和理念出来。老实说Web2.0认真学习过,Web3.0到现在都不知道是个啥,前段时间认真看了一本书,发现它的体系已经非常庞杂了。显然也是一个很大的坑。这些都有些远了。说说近的事。家里有个华硕的路由器,公司有个云服务器。
云服务器要弄SSL证书,几年下来都是手工操作的,甚至有时候时间长了,还忘记咋弄又要重新学。实际上现在已经有很多更简单的方案。而在处理服务器各种配置的过程中。
在很久以前,曾经有一个非常朴素又功利的想法。希望有一个正统的教程告诉我服务器的权限应该如何设置,很长时间都没有得到特别理想的答案。说起来到现在也没有,但是不影响一直就这么用着。
这里我想说的是,我总是很快陷入细节,而准备不足,实际项目实施的时候不可能会是这样。但是到了自己这里,就特别想要看到它的反馈,现在突然想到,也许那只是我的玩具而已。一个成瘾的玩具,而不是工具!
换句话说,在这方面的学习,一直没有形成有效的机制来更好支持学习过程,从而总是不断反复,只见树木不见森林!
和服务器这些技术类似的还有关于PS的学习,包括美工,20多年前就告诉自己我不会美工不会ps,居然20多年都没学会,其实认真思考发现是根本没去学,因为一直有一个声音,我不会。然后更多的声音是,为什么你什么都要会,你要学会整合资源!但是问题是,我都不知道如何去整合资源。这就像一个家长送孩子去上很贵的培训班,但是并不是培训班里面讲是什么。
2.6、时间管理和效率管理
和阅读同时起步的还有时间管理,后面会有博文详细介绍。时间管理分了几个阶段,从柳笔歇夫的《奇特的一生》到胜间和代《时间投资法》,再到番茄工具法等等不一而足,最后都没有坚持下来,成为长期的体系。直到意识到时间不可被管理,要管理的是目标和预期。
和前面一样,年轻的时候可以很冲动,现在冲不动了,停下来观察自己了。
总结起来,为什么会半途而废:
- 开始前没有明确目标,不知道为什么要学
- 缺乏相应计划,没有明确了解各个阶段成果
- 开始后对困难没有足够了解,也是因为前面俩不明确造成的。
- 对结果没有明确认知。也就是所谓小红帽看到野花跑开了……
都造成了半途而废。所以出发前的准备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。那么什么才是高效学习的障碍呢?
3、高效学习?可能吗?
从上面的个人经历大概可以看出来,一个傻傻坚持的胖子,实在让人有些心疼! 高效学习是许多人一直追求的目标,但是到底什么是高效学习呢?
3.1、知识相对论
前面几篇博文讲到的知识和信息的区别,我们认为能帮我们搞定事情的才是知识。但是我们很容易忽略一点,我们看一本书,它是知识还是信息呢?难道它不是知识吗?
它是知识,它是作者的知识!但是,它是我们的信息。我们只有内化了才是我们的知识。
我们清楚了,学习的过程是把信息转换为知识的过程,也可以说是内化的过程。我们所谓的高效就是如何提高这个过程高效
3.2、什么才是高效
有段时间非常迷恋效率工具,虽然最后大多数半途而废。所以高效对应的是低效,那这里的效是指什么呢?我们知道如果凭感觉,我们是无法切实提升的。而高效的重点,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出发。就是拿结果的效率。 我们要用最短的时间拿到最好的结果。最快的速度掌握最需要掌握的知识。重新说一遍,我们要通过学习搞定一件事。不管是将来的还是现在的,一定是很明确的事!
高效就是:
- 最快的速度
- 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
- 掌握知识
- 我们需要掌握的内化的知识和技能
- 搞定事情
- 最后能用出来
- 可以是搞定这件事,或者辅助搞定这件事
- 记住并复现
- 记住它,将来还能用
- 说起来一生中值得记住的东西并没有那么多
- 遇到了,就好好珍惜吧
那么什么是快速呢?
3.3、AI来了还要学吗?
关于高速阅读,前几年流行过量子阅读,一本书大概就几分钟时间就进入大脑了,报名的家长还不少。油管上也有很多高速阅读的视频和课程,我们只需要知道一点:
如果这项技能真的很重要,真的很稀缺,我们最好还是付出点代价,哪怕是花点钱。我们不要期望付出100元的成本换回来100W的收益。
碎片化学习是时下非常流行的说法,它真的能奏效吗?可以看前面知识管理的部分,还有前面讲到的知识相对论。AI在这件事上有助推了一波。本来我再快再快只能看100本书,现在好了,我可以看1000本了,因为AI帮我抽出来最有效结论,我看这个东西就可以了。
其实换一个角度就很好理解。我们知道现在很多AI模型的基础是基于概率的。我们知道这句话,对于我们理解AI幻觉,AI对齐没有太大的帮助。同理,我们看1000本书的摘要,并不会让我们的大脑神经元建立深刻的连接。甚至连装逼都来不及,它就被忘记了。
如果不能为我所用,学它干嘛!AI时代我们更需要输出,去用,去积累。这个时候高效学习反而更重要了。所以为什么需要有这样的体系?
4、体系的力量和价值
说起来是容易的,做起来为什么很难。因为它需要的是体系的支撑,很很多人想的不一样,我认为每个人都有体系。只是这个体系从小就形成了。它在很小的时候建立,一直发展。但是显然,它不太能适应现在高速发展的时代。
体系可以是我们日常做事的方式方法,我们进入一个新领域,开始一项新技能,我们如何快速达到行业优秀的前提。而体系的搭建显然不是一蹴而就的,所以才显得弥足珍贵。
那我能不能拿别人现成的体系流程规则呢?答案是否定的,因为每个人的认知基础不同,知识储备职业积累不一样,这个体系的很多细节考虑都会有差异。
我们知道体系的打造是长期的过程,这个这个过程就需要我们通过PDCA的闭环不断优化。我们要清晰知道这段时间内,我们通过学习和体系打造相辅相成的过程,才最终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体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