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行记

如何搭建属于自己的高效学习体系【高效学习体系搭建的目标和思路】

2023-09-12
0
0

字数:5864


经过前面2篇思维的分解,我们知道作为普通人如果愿意建立自己的高效体系,就可以建立。

开始之前,我们先冷静一下!下面是找到近几年油管上关于高效学习的视频,普遍10分钟左右,少有过半小时的,主要的思路是类似的,通过这x步,轻松打造高效学习系统。我们期望通过看这样的视频马上打造好自己的体系——很难呀!

所以我们应该如何去打造自己的高效学习系统呢?我们从学习的最终目的开始思考整个体系如何搭建。

1、此系统非彼系统—树木和森林

上面提到的那些方法技巧软件等等,我们会发现在实践的时候,很快就会遇到卡点。把他们总结的方法应用在自己身上,总是很别扭不得劲。

举例来说,知道要减少信息源,减少干扰,但是,当我们回到办公室,回到熟悉的场合,各种事扑面而来。给我们传授方法的老师,也许是一个比较独立有自我想法的人,而我们如果是相对内向,主见不足,第一步就被打趴下了。因为干扰源头就是领导,就是家里的环境等等。

再比如我们做好知识整理,这个想法毋庸置疑是对的,但是其实也是正确的废话,因为我们开始整理的时候马上发现,一个文件不知道该放项目文件夹,还是某个知识领域的文件夹。知识领域的文件夹又应该如何划分。本来我们是想整理文件,然后开始了哲学沉思,我是谁,我在哪里,我在干嘛?

简单办法,精炼结论,最大的问题是彼此的背景知识不同,经验经历不同,并不能完全照抄。需要我们针对自己的情况再做大量的调整,适配工作。

道法术器的说法略显矫情。上面介绍的大部分的内容都是针对我们具体操作中的点,也就是所谓术和器,包括对软件的介绍和一些方法。我们在执行过程中很快就会发现,卡点很多,针对我们自己的情况,会有很多的不适应。所以我们应该从哪里入手呢?

2、以终为始—我们想要干什么

我们为什么要搭建一个属于自己的高效学习系统,因为我们想更高效学习,而这个学习一定会带来切实改善。如果说人生目标太遥远,至少我们当前在工作中遇到的卡点,遇到工作中效率不够高,或者是我们想要去考一个证书,或者我们想要解决一些人生困惑,总之,我们希望从这里开始,我们的人生要开始转动了。

我们可以想象5年以后,10年以后,我们因为有了这样的一套体系,一套不断完善不断演化的体系,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带来了巨大变化。如果没有这样的预期和想象,实在没有必要去折腾这样一套高效学习的体系。

个人而言,这么多年下来,捡起来丢下去的东西实在过于多了,也过于发散了。可以说一直不得要领,所以希望能借此机会打造自己的高效学习体系,让过往在生命中留下印记的,连接起来,在未来的星辰大海更加璀璨。

说人话就是,在高速发展的时代中,在行业里面拿到更好的回报。

回到眼下,需要解决的是工作中那些需要提升的技能,四十不惑时让自己该不惑就真正不惑(总不能老是骗自己吧),也让生命中值得做得事,做得更好。

说人话就是,如果要装逼,逼格要高点。

总结起来,就是学东西又快又好,不是停留在掉书袋的阶段,而是切实深入到这个领域中去,以拿到回报为基准。那如何界定我们掌握了这项知识呢?

3、勇猛精进—我们要输出哪些内容

3.1、 广义上看实践是最好的输出

某种程度上来说,我们学习一个技能,或者学习一个方法,最后用在自己身上,实践出来给自己带来价值,很大程度上来说,它已经内化在自己身上了,要不然也使不出来。从这个角度来说,实践就是输出。实践就是需要把抽象的知识,从别人身上用在自己的状况下。

如果一件事我们经常做,重复做,必然会越来越纯熟,越来越精进。但是我们会发现,过一段时间不用,渐渐就开始生疏了。就好比Linux的命令,vi的操作,乃至于日常Word的使用。时间长了不用,总需要回忆,甚至要查资料,重新开始学习,所以除了实践,更重要的是沉淀。

3.2、 静下来写给未来的自己

常常会发现,工作中有些事即使重复做,长期做,但是效率不高,这个时候做一些提高效率的事,刻意练习,专门突破就很有必要了。如果这个时候没有记录下来,我们会发现时间长了又会忘记。梳理好写下来就显得尤为重要。

写下来有几个方面的好处:

  • 强迫自己静下来
    • 重新梳理这个知识技能的来龙去脉,特别是自己是如何掌握它
    • 这里蕴含着,将来如果自己忘记了,提醒自己如何快速回忆起
    • 它包含了自己内在体系的接纳和思考路径
  • 自己将来不用从头学
    • 如果还需要这个技能,照着做
    • 比如服务器安装,这就是专属自己的手册
  • 破除知识的诅咒
    • 避免不知道自己知道
    • 留下学会这个知识技能前的知识体系和内心感觉

写下来可以给将来的自己看也可以别人看。实际上大脑是用来思考的。写下来我们就知道我们不用再关注它了,它在一个很安全的地方。然后就是别人看。

3.3、回答问题教会别人

工作中生活中,好像辛苦学会的东西不应该轻易教给别人。但是很遗憾的是,捂在手里,它很快就坏了。真正有价值的是阳谋,我们只有在不断和别人沟通的过程中,才真正让这项技能内化固化沉淀。 如果一项技能一个方法别人很容易学会,几乎可以肯定这项技术这个技能,并没有太大稀缺性和竞争力。也不值得我们捂着,我们抱着手里的芝麻不放,也失去了抱着西瓜的机会。

能用自己的语言简明扼要把一个东西讲清楚,是一个并不算低的要求,但这也正是它完全内化的标志。也表明了,对我们来说,它从信息变成知识了。

3.4、如何优化我们的输出过程

既然我们要搭建这个体系,就需要开始度量这个过程,我们如何了解到这个阶段的效果呢。

  • 第一步,记下来
    • 我们至少记录下来我们发布了什么
    • 可以使用Notion的数据库,我们:
      • 什么时间
      • 发布了什么
      • 什么类型的内容
      • 多少字数,花了多少时间
      • 输出方式(公司分享/视频平台/文字平台/单独给同事讲)
      • 使用情况
      • 其他
  • 第二步,找指标
    • 建议是先从全局找
    • 类似每个月发了多少篇,多少主题?
    • 后期细化
  • 第三步,优化
    • 阶段性优化具体指标

那有了输出的想法,我们如何输出呢?其实输出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,想要输出就需要十倍的输入,甚至更多。所以,如何学习呢?

4、干就完了—如何学习

我们接触到的大部分关于高效学习的内容,都属于这个过程,因为这个环节是最受重视最受瞩目的。 我想在这个环节上,我们需要考虑快速阅读深度理解持久记忆。 因为这个过程的工具,方法等都非常多,而且其实是没有办法快速奏效,短期提升的。就像是运动员的成绩会在各大赛事上展现,但是训练总是枯燥而漫长的。

我想这个环节我们可以有这样的思路

  • 第一步,记下来
    • 我们每次开始学习记录时间
    • 我们的学习笔记记录下来
    • 我们的学习感受记录下来
    • 我们使用的各种工具
  • 第二步,找指标
    • 阅读的速度,字数/分钟
    • 记忆存留情况
  • 第三步,优化
    • 缓慢优化
    • 笔记规范
    • 文件命名规范
    • 其他

这个过程中,并不建议一开始就有很多量化的指标,每个人在学习过程中,感受,思路各方面都不太相同。过早的量化容易限制自己对这个过程的探索。在不断的记录总结中,更容易找到适合自己下个阶段的优化目标。 更重要的原因在于,这个过程中对自己的内观,会发现自己很多思维习惯,思考方式反而更重要。

重要的是,了解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去理解,这样去想。为什么自己是这样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模式,然后再有针对性去调整,刻意联系自己的学习技能技巧。

这个过程不建议马上改变自己的学习方法,而是先记录下来观察自己,然后再针对性优化。

在开始学之前,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,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去学这个东西?

5、 其实我们要学—计划

个人而言,这部分是最欠缺的,很多时候我会很快陷入到细节里面去,这次整理课程的时候,刻意让自己避开,尽量让自己慢下来,结果拖到课程结束了也才学到中途,还是勇敢承认自己就是这样的吧。

文章开头的以终为始针对整个高效学习体系搭建,这里特指我们要开始的这个知识/技能,我们的目标是什么?如何通过学习、实践达成这个目标。它的好处是我们事先预估了一个困难情况,也了解了我们希望达成的目标,对这个目标有一定的思考。在我们真正开始学习的时候,也许会有调整,会有挑战,对照这个目标,不至于止步不前,也不会深陷泥沼,不可自拔。

所以先见森林就显得尤为重要了。

如何看见森林

如何见森林有几个技巧:

  • 如果是软件工具的学习,看官方文档
  • 通过看这个行业里面的通识通史类了解全貌和发展状态
  • 通过布鲁母分类法,从基本概念入手,逐步加深
    • 记忆, 从历史,基本术语,重要人物,方法原理开始
    • 理解,进一步了解主要思想和概念
    • 应用,选择合适的工具方法,每天用它,切实提示效率或解决问题
    • 分析,大量阅读各类文章,视频和行业报告,理解知识之间的关系
    • 评价,通过各类课程和书籍更深入学习,判断信息价值,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论证。
    • 创造,提出自己的想法和产品
  • 麦肯锡快速了解一个行业方法
    • 总结行业的100个关键词。
    • 找三五个专家访谈,了解各种行业问题。
    • 找三五本行业专业书籍,仔细阅读并找出共性。

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计划

所以这个环节我们需要做一个计划表(可以在Notion里面做)。以及给可能需要的后续环节记录做好模板,比如笔记,学习时间,输出记录等等

这个环节很重要的是,我们在制定计划时,当时的思考出发点,和当时的思考逻辑,当我们完成一项学习的时候,就可以反推当时思考的点,是因为:

  • 对这个行业的了解不深
  • 还是自己偷懒了,不想做
  • 我们也可以尝试推演以后的改进方向
  • 甚至我们可以思考计划不做是不是更好?

记录内容:

  • 做计划耗时
  • 用了啥工具
  • 如何思考的
  • 计划调整时的原因和思考
  • 最后复盘看下计划和实际情况的差异

优化的方向包括:

  • 计划的工具使用规范
  • 计划复盘的角度

这里的计划指的是要开始学习了,学习之前还需要做的是收集资料,这里把计划和收集分开来,并没有特别的深意,大部分情况下,如果不是特别急迫的内容,我们前期可以轻松一些做收集的工作,即使是AI如火如荼的今天,我们也可以只针对某个领域,某个方向阶段性学习。

所以这些资料哪里来呢?

6、去芜存菁—整理

前段时间做知识管理的时候,把Joplin作为前置的收集工具,当时觉得3个工具有点多了,甚至不想做,等开始梳理学习过程的时候,我们其实是需要做大量的信息收敛,信息存放在Joplin,学习过程在Notion,最终沉淀去OB。但是Joplin被我用成了稍后阅读了。什么意思呢?因为它有很方便的信息收集功能,通过浏览器插件很容易就收集信息了,也就造成了事实上它的inbox很臃肿。

整理的过程就是去芜存菁的过程,我们如何更高效使用。这个过程很重要的是留下我们真正要深入学习的素材。

比如说我们打算学习一个技术,网上有很多资料,我们可以自己去学,可以买课程,可以买书,去芜存菁的意思就是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,我们要重点对待这些内容了。留下来的内容就是要开始做学习计划了。

这个阶段要思考的是,如果提高自己资料的判断能力,选择的思考思路很重要。

记录的内容:

  • 工具的选择
  • 资料选择时的思考 优化的内容
  • 流程的优化
  • 选择技能的精进

我目前的做法是通过wallabag来过渡,整理要做的事是把真正需要的内容纳入到joplin,文件的形式就直接放到Notion的学习计划中去了。

别人的书单和计划是没用的

我们很容易明白,为什么别人的书单和计划是没用的,他们只是信息,对于他们有效,是因为基于他们的知识背景、工作经历、认知水平,对于我们未必有用的,这里的去芜存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。

那么,零散的信息收集在哪里?

7、来者是客—收集

目前我几个重点的学习方向,资料来源是油管、某报频道、一些人的博客、推、某信。

很多年前使用RSS一度给自己带来非常大的焦虑。因为担心错失信息。这次整理的时候,RSS给我帮了很大的忙。 大部分信息都直接在RSS阶段处理掉了,有需要的会转入到wallabag中去。

RSS直接用

推,油管,频道都可以直接用

收藏夹和备忘录

推现在基本上把RSS都搞死了,所以现在的做法是分享到备忘录。某信是通过它自己的收藏夹。

这个过程优化就是如何让信息能汇总进来,而不被各个App裹挟着,在推荐算法的洪流中迷失

8、如何对抗信息爆炸焦虑

信息过载和注意力涣散,是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问题。而我们在进行高效学习体系搭建的时候,很关键的是,我们知道为什么要学,也就是所谓,提出问题,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了。

总结

体系的建立也是遵从全局思维,从最大的框架开始搭建,然后逐步完善其中的细节。通过前面的分析,我们知道,这个体系完全成型,并发挥巨大作用需要很漫长的演化过程,但是只要开始,就会给我们带来收益。

遵从知识管理的思路,我们知道,想要搭建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高效学习体系,功利一点来说,我们是希望学习能有成效,就是能切实高效提升我们的个人价值。

高效学习体系的骨架大概从这几个角度思考:

  • 学习
  • 记录学习过程
  • 记录过程总结
  • 规则流程
  • 工具

只有我们记录下来,我们才有分析的基础,才能针对性优化,才知道自己真的开始变得不一样。

如何开始,我们就从最小的MVP开始,从一个小的知识点开始。

我们一定要走完完整的流程,然后才明白我们最先需要优化的部分和环节。

过早优化的危害

效率工具最近几年一直都有在用,确实能提升一些效率,但是也很快就会进入平台期停滞不前,分析下来,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,过早进行优化,失去了全局的准头。陷入细节,把工具变成玩具,而不是工具。

缓存区的重要性

最终使用RSS的时候,并没有现在这样思考的体系,信息从一个池跳到另外一个池,信息没有收敛,直接从Google Reader读,读完就结束了,这个过程其实有很大的焦虑。所以在真正需要存下来的信息之前,做了大量的筛选。

缓冲区会极大降低我们注意力的分散,时间管理中曾经的失败经历,是有太多需要待办无法完成,如果有缓冲区我们就可以让它们不进入待办,而是在时机成熟的时候才真正开始。进入待办的筛选条件是很严苛的。


Similar Posts

支付宝打赏 微信打赏

您的打赏是对我最大的鼓励!

Comments